光是一種電磁波,光波振動的方向與光的前進方向垂直。普通光的光波在各個不同的方向上振動。但如果讓它通過一個尼科爾(Nicol)棱鏡(用冰洲石制成的棱鏡),則透過棱鏡的光就只在一個方向(偏振面)上振動,這種光就叫做平面偏振光。偏振光能完全通過晶軸與其偏振面平行的尼科爾棱鏡,而不能通過晶軸與其偏振面垂直的尼科爾棱鏡。
當平面偏振光通過某種介質時,有的介質對偏振光沒有作用,即透過介質的偏振光的偏振面保持不變。而有的介質卻能使偏振光的偏振面發(fā)生旋轉。這種能旋轉偏振光的偏振面的性質叫做旋光性。具有旋光性的物質叫做旋光性物質或光活性物質。具有不對稱結構的手性化合物都有旋光性。
能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向右旋的物質,叫做右旋物質;反之,叫做左旋物質。通常用“d”(拉丁文dextro的縮寫,“右”的意思)或“+”表示右旋;用“l(fā)”(拉丁文laevo的縮寫,“左”的意思)或“-”表示左旋。偏振光的偏振面被旋光物質所旋轉的角度,叫做旋光度,用“α”表示。
旋光度的大小不僅取決于物質的本性,還與溶液的濃度、液層的厚度、光的波長、測定溫度以及溶劑的性質等等有關。
偏振光通過厚度為1dm,濃度含有1g/ml的待測物質的溶液所測得的旋光度稱為比旋光度[α],它是物質的一個特性常數,如下式所示:
[α]λt=α/cl
式中 t:測定時的溫度;
λ:測定時所用光源的波長;
α:實測的旋光度;
c:溶液的濃度(g/ml);
l:玻管的長度(dm)。
一個有旋光性的溶液放置后其比旋光度改變的現象稱為變旋。變旋的原因是糖從α-型變?yōu)棣?型或由β-型變?yōu)棣?型。一切單糖都有變旋現象。無α-,β-型的糖類即無變旋性。
糖的旋光性
單糖等有機物是否有旋光性,與它的分子結構有關。如果分子內部結構是對稱的(如具有對稱面、對稱中心、對稱軸等),就沒有旋光性;反之就有旋光性。生物體內存在的有機分子主要是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的,其中只有C原子有可能形成不對稱性。原因是C原子表現為四價,即可與四個原子或原子團共價連接,如果連接的四個原子或原子團是能對稱排列的,這個分子就表現為對稱性;否則就表現為不對稱性,這個C原子就稱為不對稱碳原子,或稱為不對稱中心、手性碳原子、手性中心。大部分單糖都有至少一個不對稱中心(二羥丙酮除外)。
單糖的不對稱碳原子數,醛糖為n-2,酮糖為n-3。單糖的立體異構體數目等于2k,式中k表示不對稱碳原子數。
二羥丙酮、乙醇、甘氨酸等沒有旋光性。
利用糖的旋光性測定糖的濃度
一種旋光物質的旋光度與該旋光物質濃度及偏振光通過待測液路徑長度的乘積成正比。因此,在旋光檢測儀中可以根據旋光度的大小來測定某物質溶液的濃度。
1.轉開樣品管螺母,洗凈玻管,然后向管中注滿蒸餾水,蓋上玻片,注意管中不能有氣泡,玻片上的水漬必須擦干。
2.把樣品放入旋光儀內,打開電源,待鈉光源穩(wěn)定1-2min后,轉動刻度盤,使目鏡中兩半圓的亮度相等,記下刻度盤的讀書,以此為零點。
3.用蔗糖代替蒸餾水測其旋光度,并按公式計算出蔗糖的濃度。
糖的變旋現象
用新配制的10%葡萄糖溶液按上法測其旋光度并計算比旋光度,以后每隔2h測定其旋光度,計算比旋光度直至比旋光度不再改變,說明α-,β-型互變已達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