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細胞培養(yǎng)物污染往往是細胞培養(yǎng)實驗室最常遇到的問題,有時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后果。生物污染物為其主要污染種類之一,例如細菌、霉菌、真菌、酵母、病毒、支原體以及其他細胞系的交叉污染。盡管無法徹底消除污染,但是可以通過充分了解污染源以及采用良好的無菌技術,降低污染發(fā)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F(xiàn)對幾種常見的生物污染進行介紹:
細菌
細菌是一大類廣泛存在的單細胞微生物。細菌直徑一般為幾個微米,形態(tài)多樣,例如:球狀、桿狀和螺旋狀。細菌由于分布廣泛、生長迅速以及體積微小的特點,與酵母和霉菌等一起構成了細胞培養(yǎng)中最常遇到的生物污染。培養(yǎng)物被細菌污染后,幾天內即可通過簡單的肉眼觀察發(fā)現(xiàn);被污染的培養(yǎng)物通常呈云霧狀(肉眼觀察為渾濁狀態(tài)),有時表面覆蓋一層薄膜。另外,經常還會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基的PH值突然降低,培養(yǎng)液一般會渾濁變黃,對細胞生長影響明顯。低倍鏡下觀察,可見細菌為細胞之間移動的微小顆粒;高倍鏡下則可以分辨出細菌的具體形態(tài)。
霉菌
酵母
酵母是真菌界的一種單細胞真核微生物,為肉眼不可見的微小單細胞微生物,大小在幾微米(多見)到40微米(罕見)不等,與細菌污染類似,培養(yǎng)物被酵母污染后也會變得渾濁,特別是進入污染后期,培養(yǎng)物被酵母污染后PH值變化極小,污染嚴重時PH值才會升高。
顯微鏡下觀察,酵母呈單個卵圓形或球形顆粒,有些還會芽生出較小的酵母顆粒。
真菌
真菌污染是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最常見的一種,最常見的真菌有煙曲霉、黑曲菌、孔子霉、毛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培養(yǎng)細胞受真菌污染后,可見培養(yǎng)液中漂浮著白色或淺黃色的小點,有的散在生長,培養(yǎng)液一般不發(fā)生混濁;倒置顯微鏡下可見絲狀、管狀或樹枝狀的菌絲橫交錯在細胞之間或培養(yǎng)基中,有的呈鏈狀排列。真菌污染后,細胞生長變慢,但最后由于營養(yǎng)耗盡及毒性作用而使細胞脫落死亡。真菌污染一般培養(yǎng)液清亮,不變色,鏡下有絲狀物,有些真菌開始很像死細胞碎片,只是它很多很多的小塊很清楚,像珊瑚狀,不像細胞碎片分不清,慢慢的會長出很細的黑色絲狀物。
真菌生長的比較慢,不象細菌那么容易被發(fā)現(xiàn),但是一旦發(fā)現(xiàn)有它的存在細胞就被污染了,也很難救活了。
病毒
病毒是一種微觀感染性物質,利用宿主細胞結構進行復制,病毒體積微小,因而要檢測培養(yǎng)物中有無病毒以及將其從細胞培養(yǎng)實驗室所用試劑中去除都十分困難。由于大多數(shù)病毒對宿主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因此一般不會對其宿主五種不同的細胞培養(yǎng)物造成不良影響。但是使用病毒感染的細胞培養(yǎng)物食卻會對實驗室工作人員造成嚴重的健康威脅。特別是當實驗室培養(yǎng)的是人或靈長類動物細胞時,通過電子顯微鏡檢查、一組抗體的免疫染色、ELISA實驗或者采用適當病毒引物的pcr技術可以檢測出細胞培養(yǎng)物中的病毒污染。
支原體
支原體是一種沒有細胞壁的簡單細菌,被認為是能夠自我復制的最小的生物。由于體積極小,一般小于1微米,支原體的檢測十分困難,除非其達到極高的密度,導致細胞培養(yǎng)物變質。在此之前往往沒有明顯的感染征象,有些生長緩慢的支原體可能會在培養(yǎng)物中持續(xù)存在,而不會導致細胞死亡。但是這些支原體會改變培養(yǎng)體系中主細胞的行為和代謝。慢性支原體感染可能包括:細胞增殖速度降低,飽和密度下降以及懸浮培養(yǎng)物凝集,但是唯一切實有效的檢測支原體污染的方法就是采用熒光染色、ELISA、PCR、免疫染色、放射自顯影或者微生物學測定技術定期檢測培養(yǎng)物。
支原體清除劑
貨號:csp037
交叉感染
由于細胞培養(yǎng)操作時各細胞株所需的器材和溶液沒有嚴格分開,往往會使一種細胞被另一種細胞污染,目前,世界上已有幾十種細胞都被HeLa細胞所污染,致使許多實驗宣告無效。雖然不如微生物污染普遍,但是許多細胞系與Hela細胞及其他生長迅速的細胞系間廣泛的交叉污染是一個明確的問題,會造成嚴重的結果。從比較靠譜的細胞庫獲取細胞系、定期檢查細胞系的性質以及采用良好的無菌技術是有助于避免交叉污染的慣例方法。通過DNA指紋圖譜、核型分析和同位素分析可以確認細胞培養(yǎng)物有無交叉污染。
細胞系鑒定(STR)服務:
STR(Short TandemRepeat,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基因分型已被ICLAC、ATCC等權威機構作為金標準應用于細胞鑒定 。
細胞生物學研究狀況細胞系作為正;蚰[瘤組織的模式細胞被廣泛應用于科學研究和藥物發(fā),然而很大一部分的細胞系被錯誤標記或被其它個體、組織、種系來源的細胞所替代 。
在細胞生物學領域,文章一直在發(fā)表,科研成果一直在公布,但是當中哺乳動物細胞被錯誤鑒定,存在交叉污染的情況也同時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