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掩膜直寫光刻系統(tǒng)助力微流控芯片研發(fā)實現(xiàn)腫瘤EV全面表征
瀏覽次數(shù):992 發(fā)布日期:2024-1-12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論文題目:An integrated sample-to-answer SERS platform for multiplex phenotyping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發(fā)表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IF: 8.4
DOI:https://doi.org/10.1016/j.snb.2023.134355
前言
腫瘤來源的細胞外囊泡(EV)正成為一種用于癌癥診斷和腫瘤進展監(jiān)測的非侵入性液體活檢標志物。同時,EV多重表型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EV異質性、挖掘EV標志物,并促進其轉化為常規(guī)臨床應用。目前,臨床缺乏可快速、靈敏、全面地分析EV蛋白質組學表型的檢測技術。
近日,福建師范大學課題組提出了一種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的微流控芯片,用于腫瘤來源EV的全面表征。該微流控芯片具有蛇形微結構,可實現(xiàn)樣品的自動混合和處理,無需繁瑣的人工操作流程。作者設計的多重SERS標記技術可同時表征EV表面的腫瘤相關生物標志物(PD-L1和EGFR),深入研究了不同肺癌細胞系EVs的特異腫瘤相關表型。該工作以 An integrated sample-to-answer SERS platform for multiplex phenotyping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為題,在SCI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上發(fā)表。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所制備的微流控芯片均使用小型臺式無掩膜直寫光刻系統(tǒng)- MicroWriter ML3制備。該設備全自動控制、結構小巧緊湊(70cm x 70cm x 70cm)、無需掩膜版、高直寫速度及高分辨率等特點,為本實驗提供了方便高效的微流控芯片加工方案。
.png)
小型臺式無掩膜直寫光刻系統(tǒng)- MicroWriter ML3
圖文導讀
.png)
圖1. (A)基于SERS的EV表型平臺的結構和(B)工作原理圖。(i)樣品入口,(ii)蛇形微結構趨于用于混合和進行免疫反應,(iii)用于磁富集、洗滌和SERS檢測的區(qū)域,以及(iv)樣品出口。
.png)
圖2. (A)與流速相關的SERS光譜和(B)1080cm-1處的相應峰值強度值。

圖3. SERS微流控芯片的混合能力表征。(A)藍色和黃色液體分別從芯片的入口1和入口2注入芯片。(B)有限元模擬芯片不同區(qū)域液體的混合情況。

圖4. 用NCI-H226所產(chǎn)生的EV來檢測所制備的SERS微流控芯片的敏感度,EV的濃度為1.1 x 104 —1.1 x 1010 particles/ml。(A)在不同的EV濃度下CD63-MBA的納米標簽對應的拉曼圖譜和(B)相應的線性回歸擬合結果。(C)在不同的EV濃度下PD-L1-DTNB的納米標簽對應的拉曼圖譜和(D)相應的線性回歸擬合結果。(E)在不同的EV濃度下EGFR-TFMBA的納米標簽對應的拉曼圖譜和(F)相應的線性回歸擬合結果。

圖5. 用所制備的SERS芯片表型多遠EV。(A)不同肺癌細胞系的EV和肺支氣管上表皮細胞系的EV進行SERS表征,(B)為相應的SERS特征值。三個細胞系的(C)PD-L1和(D)EGFR水平。(E)不同細胞系所產(chǎn)生的EV的SERS特征值。
結論
福建師范大學課題組利用小型臺式無掩膜直寫光刻系統(tǒng)- MicroWriter ML3制備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SERS檢測芯片。實驗結果表明,芯片在定量檢測肺癌細胞系來源的EV方面具有優(yōu)異的靈敏度。此外,該芯片展示了其區(qū)分各種細胞系來源EVs的超卓能力,可提供EV生物學功能檢測研究的新思路,并提供服務于臨床癌癥診斷和治療監(jiān)測的集成化技術。從文中可知,小型臺式無掩膜直寫光刻系統(tǒng)可以根據(jù)研究的實際需要,迅速地制備出相關微納結構,保證了相關實驗的順利進行,為以微流控為手段檢測和診斷癌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